民之所盼,政之所向。從街巷深處的家長里短到千家萬戶的急難愁盼,從社會關切的民生熱點到時代發(fā)展的治理考題,民生實事始終是檢驗黨員干部能力和作風的一把標尺。在新時代的民生考卷上,唯有將民情民意作為決策導向,把實事實效當作價值準繩,以求真務實繪就幸福底色,方能書寫出讓群眾看得見、摸得著、感受得到的溫暖答卷。
聚焦民情民意,傳遞民生幸福溫度。民生工作最忌“閉門造車”,群眾的眉頭與笑顏才是最好的政策導航。所謂民生題也是“民聲題”,我們要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,想群眾之所想,急群眾之所急,解群眾之所困。無論是推進教育、醫(yī)療、養(yǎng)老等民生工程,還是解決就業(yè)、住房、環(huán)境等民生難題,都要以人民群眾的需求為導向,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,讓民生工程始終與民心民意同頻共振,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、情為民所系、利為民所謀。
著眼實事實效,書寫群眾幸福清單。檢驗實事成效的標準從來不是材料厚度,而是群眾嘴角上揚的弧度。我們要增強責任意識,勇于擔當作為,把為民辦事的承諾落實到具體行動中。要深入基層一線,了解群眾的實際困難和需求,掌握第一手資料,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。要提高辦事效率,優(yōu)化辦事流程,減少不必要的環(huán)節(jié)和手續(xù),讓群眾辦事更加便捷高效。不搞形式主義、不做表面文章,確保每一項工作都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,讓人民群眾真正受益。只有把每個民生項目都打造成“百年工程”,讓每項惠民政策都成為“暖心禮包”,幸福清單才能轉化為群眾真切的獲得感。
恪守求真務實,鋪就百姓幸福坦途。民生工作來不得半點虛功,既需“當下改”的魄力,更要有“長久立”的恒心。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,敢于直面矛盾,善于解決問題,以釘釘子精神推動工作落實。要力戒浮躁心態(tài)和急功近利思想,不做表面功夫,不追求短期效應,而是要注重長遠規(guī)劃,持續(xù)用力,久久為功。為民辦實事既要拆除“花架子”,更要建立“好機制”。我們要加強監(jiān)督檢查,通過完善民生實事人大代表票決制、構建群眾滿意度評價體系、建立回頭看跟蹤問效機制,讓群眾點題、干部答題成為常態(tài),才能確保民生工程經得起歷史檢驗。
(杭州市西湖區(qū)轉塘街道黨建群團辦 勞玉婷)
